陕西省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3月16日,丹凤县棣花镇许家塬村3组村民张鹏涛和往日一样,还是那样的忙。早上7时起床后,他就和妻子赶往了养殖场。这几年,他养的土鸡和鹅给家里带来了不少收入。


  张鹏涛家共有5口人,母亲偏瘫,妻子天生聋哑,自己外出务工因工伤失去了右手,两个女儿年幼,均在上学。2013年年底,张鹏涛家因缺乏劳力被认定为低保贫困户。


  “干部帮、企业扶,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家的命运从此改变。”张鹏涛说,2016年,在县上的扶持下,他决定发展养殖业。缺资金,村干部梁喜荣帮他申请到扶贫贴息贷款5万元;缺场地,在村里投资建核桃园的陕西天宇润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他免费提供15亩林下养殖场地。为撑起这个家,他练习左手干活,付出了常人想象不到的艰辛。2019年,仅靠养土鸡一项,张鹏涛家就收入约4万元。


  “发展产业有人帮,孩子上学不掏钱,家庭医生定期来访……”张鹏涛说,这些年,全家人享受了多项扶贫政策,村上还聘他为护林员,月工资有480元。2019年,张鹏涛全家实现脱贫。


  精准脱贫看产业。贫困户有产业,就有了“造血”功能。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积极推广“三变”改革、订单生产、托管经营、务工就业、入股分红、互帮互助等6类带贫机制,为56个贫困县编制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指导“菜单”,选聘2.7万名产业指导员,实施特色产业项目1.5万个,实现了全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脱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加大力度补短板、强弱项。


  丹凤县商镇东峰村村民周虎民说,他做梦都想不到这辈子能从大山里搬到商镇的楼房里,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成为一名产业工人。


  周虎民家有4口人,他和妻子均有残疾,儿子上小学,父亲年迈体弱。一家人住在3间土木结构的旧房里,由于靠天吃饭,加之孩子上学、家人看病,日子过得紧巴巴。2019年6月,周虎民家搬到了商镇老君八期移民搬迁安置点新居,家门口就有学校、医院……


  目前,我省贫困群众“两不愁”目标基本实现,“三保障”任务可如期完成。建立学生精准资助信息系统,完成“全面改薄”5年规划任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2019年8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已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全部达到国家入住标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


  我省坚持多元化就业扶贫工作格局,全省累计扶持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66.4万人、自主创业1.66万人、免费培训27.1万人。


  安康市平利县为破解脱贫攻坚责任落实落细难、“四支队伍”统筹难等问题,让全县所有县级领导、部门和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在137个行政村担任脱贫攻坚总队长,实现了脱贫攻坚总队长79个贫困村全覆盖,全县脱贫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近年来,我省不断细化领导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格局进一步完善。


  先后出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16条措施,全省选派扶贫干部14.7万人、第一书记2.4万人驻村帮扶。


  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将脱贫攻坚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的权重由5分提高到20分,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


  对中央和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存在突出问题或问题较多的17个市县、3个省级部门、8个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聚焦11个深度贫困县,我省2019年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2亿元,较上年增长33.3%;驻村包联的省级参扶单位总数达到196家。


  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陕西贫困人口减少到18.3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75%,5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


标签: 全面小康 陕西省

阅读:0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