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纪实


  从起初的不在意、不适应,到如今走到哪里都充当起节能环保“宣传员”“监督员”,仅仅两个月时间,杨东子的角色发生了巨大转变。


  “自推行节约型机关创建以来,我逐渐培养起节能环保的意识,还经常向家人、朋友分享垃圾分类、节能节水的经验。”杨东子是宝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一名干部,践行节能环保理念已成为他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


  今年5月起,我省开始在全省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引导干部职工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党政机关要带头践行节能环保理念,切实降低行政成本,为节约型经济发展、节约型社会建设作出表率。”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张晓峰说。


  践行节能环保 机关先行


  6月28日,作为省政府的一名普通干部,杜英平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我们办公室空调都设置在26摄氏度,能不开灯尽量不开,文件也基本上是双面打印。”


  个人节能环保意识的建立离不开周围的大环境。走进省政府新城大院,随处可见节能宣传橱窗和电子屏幕滚动播放的节能知识,随时随地提醒机关干部职工树立低碳、节俭、文明的理念。


  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分布式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新能源车辆充电网络……在省政府新城大院内,一项项节能示范工程分布在许多不起眼的地方。位于地下车库内的蓄冰制冷空调系统,就为9万平方米的办公区进行着节能“掌控”。


  “这套系统主要用于新城大院前大楼等大部分区域的制冷和供热,采用的是冰蓄冷技术。”省政府机关新城管理中心副主任韩冬介绍,相比于传统的电制冷系统,这样的方式可以节约25%的能耗成本。


  据统计,省政府新城大院平均每年节电约25万千瓦时,节水约3.5万吨,为全省节约型机关创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推行垃圾分类 机关作榜样


  张璇是咸阳市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她的办公桌旁摆放着一个两分类垃圾桶。在咸阳市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部分企业,这已经成为标配。


  咸阳市是全国首批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咸阳市从“抓机关作表率”入手,并在工作实践中探索研究出工作保障机制“六个一”要求,带动全社会形成垃圾科学分类、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的浓厚氛围。


  然而,在机关单位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之时,投放准确率较低。“后来市上在机关干部中率先推广起‘乐色管家’手机APP。”说着,张璇打开APP,“这里面不仅能学习到许多垃圾分类知识,还可以获得积分兑换小礼品。”


  “我们还对全市96家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进行考核,采取不定点、不定时方式进行检查督导、现场纠错。”咸阳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孙永星说,“截至目前,咸阳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已经实现全覆盖。”


  不仅如此,咸阳市还组织党员干部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市行政审批局等窗口单位设立了垃圾分类党员宣传服务岗,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让城市水资源“活”起来


  6月29日,夏日午后的阳光照耀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总部经济园区8号办公楼的绿色屋顶上。午饭过后,沣西新城海绵城市技术中心干部张哲正在此小憩。相比于其他地方的酷热,这里让人顿感清凉。


  这块楼顶上的“风水宝地”,正是沣西新城对“水”加以利用,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实现机关办公区及城市良性水循环的集中体现。


  “在我们总部经济园区里,除了这个绿色屋顶,还有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等海绵设施,通过收集雨水替代绿化浇灌、城市杂用水,在源头实现雨水资源利用。”张哲说。


  如今,在沣西新城总部经济园区内共有管委会、集团公司及其5个子公司,以及14个入园企业。2019年,园区用水总量为55024吨,人均用水量19吨/年,用水量同比下降19.65%。


  除此之外,沣西新城还在全域推广起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实现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就地消纳,每年消纳建筑垃圾100万吨,初步探索形成了与城市绿色发展相适应的废弃物处理模式,为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保障。


标签: 陕西省 节约型机关

阅读:0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