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坚持“项目为王” 加快追赶超越


  岁末回眸,渭南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成绩单”可圈可点:黄土旱塬国家光伏应用领跑基地项目实现并网发电,星美新能源年产10亿安时锂电池生产线建成投产,开沃新能源汽车项目、启迪中俄产业园成功落户……一次次刷新的“渭南速度”,一份份高质量发展的“渭南答卷”,正在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的征程上标注着清晰的“渭南印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的各项要求部署,2018年,渭南市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聚力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加快追赶超越。2018年,渭南市非能源工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2%,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35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83.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招商引资项目531个,到位资金突破800亿元。


  推进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黄土地上。在澄城县庄头镇雷家洼村旁,新建成的“光伏田”一眼望不到边。这里就是2018年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渭南黄土旱塬国家光伏应用领跑基地项目。该项目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和晶科电力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额近30亿元,总规划面积6250余亩,总建设规模200兆瓦。项目完全建成后,每年将输出“绿色电量”3亿度,并将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领跑者”。


  渭北,曾以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而闻名三秦大地。在这里布局建设先进的光伏能源基地,正是渭南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动例证。目前,该项目前期建设的光伏组件已经顺利并网发电。


  以项目建设持续驱动工业转型升级,“项目为王”理念正在成为加速渭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2018年,渭南全市17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3.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1.9%,重点项目建设的现场已成为全市工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战场。


  在食品工业集聚的渭南经开区,“中国酵素城”1—10号楼主体建设已经完工;在新能源产业集聚的渭南高新区,年产1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的总装、焊装、冲压、电池四大工艺车间主体已基本建成。传统产业加快提升,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渭南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支撑“项目为王”理念、推动转型升级的,还有出奇制胜的创新“绝招”。1月9日,由渭南主导建设的全省首个“飞地”双创孵化器在西安高新区建成运营。目前,孵化器已吸引了上海、北京、西安等地22家高新科技企业和团队率先入驻,涵盖医用高分子合成材料、水处理节能环保、电子信息软件开发、3D打印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西安研发、渭南制造”的新模式,将为重点项目建设和工业转型升级积蓄更多的新动能、新活力。


  持续攻坚克难的新抓手


  在渭南各县(市、区)走访,一浪高过一浪的发展建设热潮,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是华山脚下还是渭河之畔,无论是荆山塬上还是黄河岸边,秦东大地上,到处都能见到奋斗在重点建设项目一线的建设者的身影。“项目为王”理念正在成为破解渭南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新抓手。


  “工地就是阵地,现场就是考场,进度就是尺度。”2018年,渭南市出台了《关于坚持项目为王推进项目攻坚的实施意见》,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勾勒出清晰的“路线图”。在渭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很快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形成了只争朝夕抓项目、时不我待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在重点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中,渭南坚持对市级重点项目进行常态监测,坚持领导包联、季度开工、跟踪问效,扎实攻坚。在项目审批中,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创新实施的“容缺受理”工作法,进一步缩短了项目审批时间。


  为了更好地发挥“项目为王”理念的驱动作用,2018年,渭南市先后举行了4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市级主会场与各县(市、区)分会场实时互动,全年集中开工项目总数达358个,年度总投资达527亿元。与此同时,渭南还充分运用考核机制,增加了市级重点项目在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的权重,细化优化了考核评分指标,有效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责任的落实。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储备策划是关键。渭南市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及时研究发展趋势,将自我更新与“借力引智”相结合,储备策划了一批高质量发展项目。2018年,渭南各级各部门组织策划重大项目486个,其中,53个项目进入争取中央和省上支持项目库,20个项目进入社会融资项目库,89个项目进入招商引资项目库,93个项目即将列为2019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新支撑


  一个单体投资额达80亿元的产业项目,从对接到签约需要多长时间?渭南给出的答案是90天。2018年12月24日,年产20万辆的开沃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渭南经开区。在当天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董事长黄宏生不仅对渭南市的营商环境给予赞扬,还表达了在渭南投资兴业的充足信心。


  盘点2018年,渭南还有很多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在那些刷爆朋友圈的喜讯背后,以“项目为王”理念为支撑,不断优化提升的营商环境无疑是重要因素。


  去年以来,渭南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坚持“刀刃向内”,在落实省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的同时,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不仅积极推行“容缺受理”工作法,还最大限度地减环节、缩流程、降成本。“最多跑一次”办理事项达到525项,企业开办、企业纳税、不动产登记等时限指标居全省前列。


  2018年11月1日,作为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城市,渭南在全省上线了首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将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目前,渭南市已经开始全力打造“线上政府”“网上政府”“掌上政府”,渭南政务服务网上线运行。


  伴随着持续优化提升的营商环境,渭南的市场活力也不断迸发。2018年,渭南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67万户,增长19.51%。


标签: 渭南市 陕西追赶超越

阅读:0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