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奋力谱写体育事业发展新篇章


  10月11日,2019“澳瑞特杯”中国榆林首届沿黄观光路国际自行车赛先后在榆林市府谷县、佳县、吴堡县拉开帷幕。3天的分站比赛,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名职业车手、自行车爱好者参赛,沿途群众夹道欢迎参赛运动员并为他们加油鼓劲,展示了榆林人的新形象,营造出迎接全运会和省运会的良好氛围。


榆林市奋力谱写体育事业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榆林市以筹办十四运会项目比赛和省十七运会为契机,加强“阳光榆林·阳光体育”顶层设计,锐意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使榆林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实力不断增强,公共体育设施日趋完善,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作出了贡献。


  群众体育提升幸福指数


  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发动、广泛参与”思路,榆林全面实施《榆林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深入推进全民健身与健康榆林融合发展,坚持以品牌赛事为引领,发展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建设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


  坚持以精品体育赛事为引领,榆林市致力打造榆林国际马拉松赛、吴堡国际黄河漂流赛、芬兰背老婆世界锦标赛、沿黄观光路国际自行车赛等国家级、省级、市级品牌赛事。榆林市近年来组织引导开展各类规模性群众体育赛事达1200余次,掀起了全民健身活动新热潮,参与群众累计达150多万人次,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0.5%,城乡居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


  以“15分钟健身圈”为目标,榆林市组织实施了130多项城市社区路径配送工程,建成滨河公园智能健身步道、阳光广场慢行环线健身步道、东沙季鸾公园专用自行车道等,极大地解决了周边群众健身难的问题。同时将村级体育惠民工程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加大精准扶贫力度,优先安排实施一批贫困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做好美丽乡村健身器材配送工程,在全市12个县市区实施市级全民健身亮点工程、社区器材更换工程、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示范带工程等,评选出一批全民健身示范村和城镇全民健身示范站点。


  2014年以来,榆林市新成立了科学运动健康协会、篮球协会等40多个体育社会团体,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种类,覆盖城乡的基层体育组织网络。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业务水平,将培训班深入到各县市区,新培养发展一、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500余人。依托各类体育社团组织举办大型群体活动,丰富基层体育组织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


  榆林市积极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服务体系,建成2处高标准的国民体质监测站,累计完成6万余人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有效促进了国民体质大数据库的建设,推进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在全市范围内推动运动处方培训,授予4—5所医院为体医结合示范医院,开展医务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互补培训,更好服务群众科学健身。联合陕西师范大学启动“榆林市国民体质健康指导白皮书”“榆林体育运动学校‘和雅文化’校本教材”课题研究,进一步为广大群众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服务。


  竞技体育大放异彩


  以竞技体育发展为龙头,榆林市不断厚植体育事业发展基础,使其成为创建陕西体育强市的重要突破口。为此,榆林市抓基层、打基础、强人才,通过强化体教融合,加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人才基地建设,努力搞好运动员的输送、外训、代训等工作,实现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升。


  多年来,榆林竞技体育工作一直坚持金牌和人才输送战略,培养了一批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榆林市连续四届省运会金牌数位居全省前三名,人才输送工作连续3个省运会周期位居全省第一名,累计为国家和省上输送1000多名优秀运动员,其中榆林籍运动员有6人参加奥运会,先后获得奥运会银牌1枚、铜牌1枚;获得世界杯、世锦赛金牌9枚;获得亚运会、亚锦赛金牌12枚;获得全运会金牌4枚、银牌5枚、铜牌8枚。在2018年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上,榆林市共取得金牌291.5枚、银牌106枚、铜牌134枚,总分17123分,金牌数列全省第二名,总分列全省第三名,金牌数和总分均比上一届上升一个位次,并获得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榆林体育运动学校连续4个奥运周期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榆林体校女子链球和竞走项目被评为“国家田径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连续2个全运会周期被国家体育总局等单位授予“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9年,该体校入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目前榆林体校正在为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体校和国家队、省队转训基地而努力,占地140.5亩、总投资3.68亿元的榆林体校新校址已经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建成后,榆林体校将逐步完善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一条龙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为服务国家和陕西体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榆林市不断扩大青少年业余训练招生规模,优化选才平台,多方位建立训练点,以点带面提高在训人数。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榆林市青少年业余训练基地”认定工作,8所少儿体校全部实现体教融合,建成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所、省级8所、市级11所,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8所,将11个备战省运会项目布点到全市31所学校。


  榆林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意见要求,各县市区初一、高一年级至少设置一个“奥体班”,建设好体育项目布点学校、校园足球基地学校和备战十七运会项目重点学校,促进学校体育的普及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


  榆林市持续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督促开展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比赛。以高水平竞技体育赛事为引领,榆林主动和国家、省体育部门对接,引进有代表性的国家级、省级比赛项目,积累办赛经验,推动项目发展,选拔优秀体育人才。同时,榆林在全省开创了“市赛县办”模式,提高县市区承办高水平赛事能力,推动基层体育场馆建设,为县市区承办省十七运会比赛项目打好基础。榆林市还出台相关奖励办法,对在国际国内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的榆林籍运动员、输送教练员等奖励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并不断加大后勤保障投入,改善运动员训练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


  体育产业稳步推进


  榆林市坚持推动体育产业多元发展,培育体育文化滋生土壤,加快各级各类体育场馆建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体育彩票销售,为体育产业稳步推进注入了新能量。


  近年来,榆林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和陕西省相关实施办法,推进体育产业优化发展,促进“体育+”模式向相关产业延伸,结合榆林地域特色,大力发展以健身休闲、赛事表演、体育旅游、场馆运营等体育服务业为主的体育产业,打造钓鱼、沙漠越野赛等传统品牌赛事,培育竞赛市场,带动运动项目的普及和推广,带动各县市区特色体育产业项目发展。


  榆林市紧紧抓住承办全国十四运会部分项目比赛及承办全省十七运会的机遇,大力推进市拳击馆、市体育中心、榆林体育运动学校新校区和县市区公共体育场馆建设;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举办“榆林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培训班”,学习国内外体育场馆规划、设计、建设方面最新理念,掌握体育设施建设与运营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公共体育场馆建设运营管理水平。


  榆林市不断盘活现有体育场馆资源,持续免费低收费向公众开放,优化运营模式,扩大公共服务范围,在坚持公益属性、体育属性的前提下,切实提高场馆使用率。2018年,榆林市体育系统的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受益群众达30万人次,场馆免费开放力度在全省领先。


  近年来,榆林市做大做强县市区体彩销售市场,优化体彩宣传,积极提升体彩良好品牌形象;强化供给侧改革创新,实现体彩销售持续增长,截至目前,累计销售体育彩票近58亿元,为国家、省、市筹集公益金近18亿元,实现连续12年体彩销量全省第二。


  办好双运开创新局面


  为做好全国十四运会竞赛项目的组织工作和当好省十七运会的东道主,榆林市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成立榆林市筹备省十七运会委员会。榆林在筹备工作中,强化体教融合,科学安排项目布局,优化整合全市范围内的场馆资源和教学资源;按照绿色办赛、节俭办赛原则,全面推进筹备资金保障工作;精心设计比赛流程,初步完成参赛项目布点工作;努力推进省十七运会主会场榆林体育中心等项目建设,保证省十七运会比赛场馆需要,并做好人才梯队、备战训练、器材配备、参赛竞赛等,目前筹备工作有序进行。


  为让百姓在筹办两大赛事中得到实惠,榆林市积极承接承办大型群众体育赛事,进一步优化全民健身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榆林的城市影响力,为榆林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榆林市全面改善群众体育基础设施条件,实施“六边工程”,不断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加强体育社团组织管理,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与市卫生健康委共同签署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全市体医结合工作,充分发挥体育在惠及群众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


  榆林市以决战省十七运会为契机,巩固并做大做强优势项目,力争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榆林市加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将榆林体育运动学校建成全国示范性体校,积极争取1—2个项目省队市办落地,创新体育后备人才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培养模式,全力以赴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以省青少年锦标赛、冠军赛为重点,完善竞技体育人才输送网络,提升基层体育部门办赛水平,为竞技体育发展夯实基础。


  榆林市充分发挥沙漠地域优势和适合开展冰雪运动项目的基础条件,努力打造符合区域特点的体育产业,发挥“体育+”功能,推动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拓展体育商业服务领域范围和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使多元化的体育产业成为体育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个唱响“阳光榆林、阳光体育”主旋律,传递体育正能量,讲好榆林体育故事的体育文化氛围正在榆林全市形成;一个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群众科学健身热潮正在榆林兴起。


标签: 榆林市 体育事业

阅读:0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