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家桥村幸福的花儿在群众心中开放


  对于已经70岁的侯志荣来说,近些年无论是家里还是村上发生的变化,都让他格外高兴。“现在家里收入多了,自己心情好了,身体也好转了。脱贫后,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侯志荣告诉记者。


郝家桥村幸福的花儿在群众心中开放.jpg


  侯志荣的经历与感受,是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这几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缩影。郝家桥村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6户548人,贫困发生率30.7%。脱贫攻坚以来,郝家桥村紧跟时代步伐,争做“排头兵”。去年,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543元。


  今年2月25日,郝家桥村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这一天,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10个集体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郝家桥村光荣上榜。在颁奖仪式上,郝家桥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喜代表郝家桥村全体村民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这一沉甸甸的奖牌。


  “对于我个人来说,非常高兴,非常激动。我是郝家桥村的一个普通村民,前几年我还是贫困户,近几年因为党的好政策和自己的努力,我现在已经脱贫了,吃穿不愁,特别幸福。今后在党的好政策扶持下,郝家桥村群众会团结一致,更上一层楼。”侯志荣说。


  从贫穷落后的偏僻村落,变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郝家桥村变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更是乡亲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而这一切变化,还要从前些年的一股春风说起。


  2018年,“三变”改革的春风吹到了郝家桥村。这一年,村上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将土地流转至村集体经营,形成了集山地苹果、温室大棚、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带动贫困群众逐步从“耕者有其田”向“耕者有其股”转变。


  村民郝志奇如今逢人就说这改革改得好。多年前,由于身体原因,郝家桥村村民郝志奇无法继续外出务工,家庭陷入贫困。2019年,在帮扶干部和村“两委”的帮助下,郝志奇承包了村里的一座大棚,前半年种芝麻香瓜,后半年种西红柿和黄瓜,依靠自己的勤奋劲儿,当年就收入了3万多元。2020年,尝到了甜头的郝志奇又承包了一座大棚。“我家的债务今年就能还完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如今,他已经成了村里的“脱贫明星”。“政策好,干啥都有劲。”郝志奇说。“从革命年代开始,郝家桥就有着勤劳奋斗的光荣传统,劳动英雄刘玉厚是村里几代人学习的榜样。”刘振喜说。


  在郝家桥村,既有像郝志奇一样承包大棚脱贫致富的群众,也有不少人在村子发展产业中通过就地务工脱贫致富。村民的“钱袋子”鼓了,日子富裕了,村上的变化也是越来越大:学校、卫生院、幸福院等相继建立,基础设施完备了,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获得了更多幸福感和自豪感。


  “以前村里没有学校,我们只能在县城租房带孩子上学。如今,村里的学校不比城里的差,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村民王彩霞开心地说。


  如今,不少“新式农民”出现在了郝家桥村。23岁的刘俣辛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畜牧专业毕业后,回到父亲开办的万丰养殖场当起了“技术场长”,2000多头生猪被他养得又肥又壮。


  28岁的王硕大学毕业后放弃留在西安的机会,来到陕果集团绥德公司,负责郝家桥村山地苹果园项目,一干就是3年。他说:“我把这些果树当成我自己的娃娃。一些树明年就开始挂果,我太期待了。”


  产业到位了,村民更有盼头了。截至2020年底,郝家桥村集体收入120余万元,按照人股、地股计算共向村民分红80余万元。


  “山沟沟里把温棚建,荒山一下变花果园;千年长来万年长,永远不忘共产党……”曾任郝家桥村会计的马兴业用自编的唱词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标签: 郝家桥村

阅读:0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