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能源保供提升冬日“温暖指数”

  眼下,正值煤炭保供的关键时期。榆林坚决扛起能源大市保供责任,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能源供应“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全力以赴做好稳产保供工作,多措并举保证民生用煤用电,不断提升冬日的“温暖指数”。


  榆林是我国“西电东送”的能源基地。今年,榆林煤炭的能源保供之旅提前开始了。


  全力释放:解燃“煤”之急


  进入10月,我国北方多地迎来大风降温,部分地区降温剧烈,气温创入秋以来新低,迎峰度冬与能源保供再度成为焦点。这意味着,在疫情防控基础上,榆林承担的从国家到省上再到本地能源保供压力进一步加大。


  “要在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全力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更稳定、更安全的能源供给。”此前,榆林市委书记张晓光在调研能源保供等工作时如是强调。


  出煤、洗选、运输……12月14日,在位于榆林市榆阳区的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内,井下,煤炭正稳步有序开采,地面,运煤车辆往来不绝。“当下正值煤炭保供的关键时期,我们高效衔接产运销各环节,煤炭火车运输每日不低于14列发运量,全力保障‘两湖一江’地区电厂的能源供应。”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增林说。


  今年以来,榆林市牢牢抓住“保安全、保生产才能更好保供应”这条主线,持续夯实煤炭稳产增产基础。今年1月至10月,榆林市原煤产量达到4.82亿吨,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了5.5%的同比增速,月均产量保持在4800万吨以上。


  在电煤供应稳定方面,截至10月底,榆林市共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3.9亿吨(不含国能在榆煤矿)。其中,全市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量为1.9亿吨,签订国家和我省下达的保供任务共计五批次5978万吨。在原油、天然气开发方面,油气产能产量稳中有升。今年1月至10月,完成原油产量920万吨,同比增长1.6%;完成天然气产量1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8%。


  统筹监管:发挥“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12月13日,记者走进华电榆横电厂。在中控室内,工作人员操控着电脑,认真记录相关运行数据;机房里,巡检人员对发电机组进行“体检”,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我们充分发挥央企能源供应‘稳定器’‘主力军’作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全力做好电力和供热保供工作。”华电榆横电厂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熊伟说。


  近期以来,榆林市结合能源领域工作特点,统筹安排推进能源保供、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为做好能源生产保供,榆林市积极对接煤矿企业,建立保供煤矿和用煤电厂“一一对应”的工作机制,确保保供煤量与用户需求精准衔接到位。


  为保障困难群众冬季取暖用煤,榆林市成立了工作专班,积极对接煤矿企业,合理组织煤源,科学调配运输力量,加强协调配合和过程监管。目前,榆林市121571吨困难群众冬季取暖用煤已全部落实,惠及困难群众6.27万户。


  同时,榆林强化防控措施,严格落实煤矿闭环管理、矿内职工分时错峰上班等措施;坚持每日调度制度,积极协调解决煤炭生产、油气外运、长输管道安全巡线受阻问题,通过现场巡查和远程监管方式,开展安全督导服务,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统筹推进能源领域能源保供、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科学研判、及时部署、精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现实困难,做到疫情不破防、安全无事故、保供稳大局,切实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榆林市能源局副局长王怀贤说。


  科技加持:实现高效绿色开发


  煤炭产能全力释放,不仅显示了榆林作为我国能源重镇的底气,也展示了资源开采利用方面一系列创新技术。


  转载机准备启动,破碎机准备启动,刮板输送机准备启动……在陕煤集团陕北矿业红柳林公司的地面控制室,随着工作人员按下“一键启动”按钮,煤井下硕大的采煤机瞬间运行,滚滚“乌金”顺着输送带向矿井出口方向传输。


  类似这样的智能化生产流程,已成为榆林各煤矿企业的“标配”。“智能化采煤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并且大幅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陕煤榆北煤业小保当公司一号煤矿综采一队队长王小军表示,如今的采矿工作更加安全高效。


  科技的“加持”,不仅让煤矿实现了“少人化、无人化”的安全高效绿色开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煤矿企业释放产能。这对于榆林全面落实煤炭保供任务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榆林新建大型矿井工作面无人化、采煤机械化率超95%,年产能120万吨以上的煤矿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决策和自动化协同运行,使优质煤炭产能进一步释放。


  不仅如此,榆林还开展煤、油、气、化、电一体化清洁能源综合示范,建设千万千瓦级智慧化高效风电基地和光伏发电基地,开展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全力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目前,榆林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省新能源总发电量约70%。


标签: 温暖指数

阅读:0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