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人社局包联王家河村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美丽乡村王家河


——安康市人社局包联王家河村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隆冬时节、数九寒天,从蒿汉路沿着清澈、透明见底的河流逆水而上,暖融融的太阳照在光滑平整宽敞的通村水泥路面;道旁两边红彤彤的红叶石楠千姿百态、色彩艳丽,与60多盏路灯相伴而行;冯家梁上的手机信号塔亮丽、耀眼夺目;村委会便民服务厅、村卫生室人来人往;村活动广场、移民集中安置点、社区工厂和茶厂水厂等一字摆开;集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绿油油丰产茶园和金灿灿的金丝皇菊产业园更是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土墙湾山梁上200余年连理桂花树散一地浪漫;金鸡岭池塘的鱼儿一会儿跃出水面,一会儿潜入水中摇头摆尾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不是世外桃源,这是安康市人社局包联紫阳县蒿坪镇王家河村实现脱贫摘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美丽杰作。


  提到安康市人社局,王家河村支书、村主任胡以准深有感触地说:从2014年开始,市人社局承担我们村的精准扶贫对点帮扶工作以来,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级产业发展、组织干部结亲帮扶等一系列有力措施,王家河村于2016年在紫阳县率先脱贫摘帽。按规定,承担行业脱贫任务的市级“八办两组”成员单位可不再承担帮扶任务,但市人社局领导和同志们对王家河村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始终挂念着乡亲们,按照“四不撤”的要求,先后再次派驻两任第一书记,大力实施精准帮扶举措,不断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推进乡村振兴,使王家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乡村振兴号角响


  安康市人社局包联王家河村经过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就实现各项指标提前全部达标,成为安康全市第一批精准脱贫摘帽出列村。但由于自然条件差、产业基础薄弱等因素,如何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已成为摆在市人社局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下发后,市人社局党组把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列为第一抓手,作为人社工作头等大事主抓。具有敏锐思维和先见之明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汪小卫坚持脱贫攻坚力度不减,脱贫队伍不变,第一书记不撤的“三不”原则,率先向全市人社系统发出了“脱贫摘帽不解甲、乡村振兴再出发”的总动员令!将已脱贫摘帽的王家河村帮扶工作向“最后一公里”以外延伸,倾力打造省市部门包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样板典型,从而再度吹响了进军王家河攻坚决战、巩固提升、全面振兴的号角!首先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的安康市人社局乡村振兴巩固提升工作领导小组,派一名副县级领导挂帅到王家河村前沿阵地一线指挥,根据人社局各科、办、中心资源优势分别成立后勤保障、前沿先锋、产业发展、教育卫生、就业创业、技能人才等10个战斗小组。先后出台了巩固提升王家河村脱贫成效工作、包联王家河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和开展“交农民朋友、树自强标兵”活动以及党支部“三联共建”等方案措施,明确了目标任务、组织保障和纪律要求。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为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规模性返贫现象发生,确保该村百姓尽快致富,市人社局先后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再度对全村村民进行拉网式排查,与167户脱贫户开展攀亲、认亲、访亲,结对子、交朋友活动。从局党组一班人到科、办、中心工作人员人人都是王家河村的“亲朋好友”,通过结对交友活动打造一支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四铁人社”干部队伍。全局上下个个都是王家河村老百姓的“亲人”。局长汪小卫既是乡村振兴披甲上阵的主帅大将军又是深入一线前沿阵地的先锋排头兵,每月定期不定期地分别带领包联干部深入农户“亲家”嘘寒问暖、走访调研、参加义务劳动,并与其它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把乡村振兴作为检验党员干部的大考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搬到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第一书记陈荣贵、驻村队员马孝华,是市人社局千挑万选的两名常驻王家河村的精兵强将,哥俩常年深入村组农户,千方百计为村民解难事、办实事。从脱贫户的柴米油盐到留守儿童的上学看病;从跑项目到抓产业,都是他们时刻关心、日夜操劳的大事,哪里有病苦、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成为“驻”进乡亲们心里的贴心人和特殊人群的“守护神”。他们忘我工作,奔波在紫阳、安康各企业单位和相关部门为村里跑项目、筹措资金、请业务技术指导、联系产品销路。他们和村一班人拧成一股绳组成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成为老百姓发家致富的主心骨和引路人。


  “人社模式”树旗帜


  作为安康第一批脱贫出列的王家河村,一连串的数据硬指标顺利地通过了脱贫摘帽第三方验收,如何将这些数据指标持续巩固提升,使脱贫摘帽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市人社局早已成竹在胸。


  ---人才“唱大戏”。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作为全市人事人才工作的职能部门,如何整合、盘活、用好村上人才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从而打造一批懂农业、会技术、善服务、精管理的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市人社局首先给王家河村开起了“小灶”:从2014到2021的八年间共帮扶输 送38名大学生,已毕业就业的23名莘莘学子正从不同角度和各种方式回报家乡;免费培训的156名技能人才身怀绝技各显神通;扶持鼓励18名自主创业、返乡能人大户和致富带头人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头雁;通过市县村“支部联建”和以“诚、孝、勤、俭、和”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带领51名党员、21名复退军人,16名“三好一美”文明乡贤争先恐后开展“我为乡亲办实事”。各路人才脱颖而出大显身手,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把王家河“闹”得轰轰烈烈、热火朝天。


  ---就业送“干货”。市人社局充分发挥人社部门主管就业的职能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全市乡村振兴促进就业的好政策,使“近水楼台”的王家河村从中捡到实实在在的“干货”:先后动员组织85名青壮年参加修脚师等全免费技能培训,学员全部实现稳定就业,人均年揽金5万余元;协调解决80人参加村内森林抚育务工,累计增收80余万元;通过公益性岗位解决27名无法离乡、无业可扶的“双无”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增收16.2万元;全村通过各种渠道就业585(免费介绍80人),发放交通补贴14万元,累计为村民协调解决各类贷款310万元。确保村上每个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有一名青壮劳动力掌握一门职业技能或实用技术。


  ---“三变”得实惠。市人社局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目标,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流转村民土地、农田等150余亩,有效整合农民山林、土地、农田等资源的承包权和经营权,让撂荒的资源就地变为资产。充分发挥资金在集体经济中的撬动作用,整合30万元“三变”改革试点资金、20万元政府注资的财政受益资金和17万村民入股资金,把67万元资金量化为村民和集体的股金,386户1251人变成合作社的股东,以渔业养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休闲垂钓+鱼家乐”的养殖模式,以王家河村集体现有鱼塘为中心,沿河流域实施上下扩建工程,拉大渔业综合园区骨架,利用特有水资源,依山傍水、以水为媒,打造“一塘三区”格局,计划建立集渔业养殖、休闲垂钓、游泳健身与教学、儿童游乐体验、餐饮保障为一体的多功能性渔业综合旅游体验园区。通过“三变”改革,将资源变股权唤醒了沉睡的土地、以资金变股金激活了分散的资金、把农民变股民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从而起到一石三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新风促发展。市人社局在王家河村积极推进以“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先后成立了“新民风”建设工作小组、“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乡贤评议团等社团组织。通过修订村规民约,提倡丧事简办、喜事新办、小事不办,引导规范人情往来,使乡亲们破除了以前的陈规陋习和人情风、攀比风、奢侈风、迷信风。而今,村上大小喜事有人助、婚丧嫁娶有人帮,先后评出“好媳妇”、“好婆婆”、“致富带头人”、“环保卫士”等先进典型。通过开展道德讲堂等系列活动,弘扬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爱心超市”好人层出不穷,达到物质精神齐步走、同提升,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从而使广大村民真正从扶贫帮困和新民风建设的成效中得到幸福感、获得感。


  ---引得凤凰来。市人社局坚持做好村级道路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和道路沿线环境绿化美化等帮扶工作,每年植树节自购树苗并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到王家河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栽下红叶石楠,绿化村级道路三公里。按照“生态立村,产业富村”的发展思路倾力打造“全国森林经营示范基地”,以种、产、销一条龙的茶叶、富硒活鱼、金丝皇菊特色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已经形成。基础设施建好了、优美环境形成了、经济发展上路了、农民致富热情高涨了、村里内生动力激发了、对外通道连接便利了,依托村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主导特色产业,陕煤集团真硒矿泉水厂、紫阳县舍顿茶业、康兮寿兮生物工程、毛绒玩具加工纷纷与王家河“攀亲结缘”。一个1000余人的小村庄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引来4家省市企业落户,解决了本村和周边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乡亲们:跨出家门进厂房,喜在心里暖洋洋。真应了“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那句老话。


  美丽乡村写华章


  而今的王家河村河水清悠悠,岸边两旁茶山绿油油,菊园金灿灿,乡亲们漫步在水泥路上,活动在真硒广场,游玩在渔家乐园,舒舒服服住洋房,高高兴兴进工厂,在宽敞的便民服务厅一条龙办事,到干净整洁的村级卫生室寻医问药不出村。每逢节日假期,特别是春夏秋季来王家河游玩观光的蒿坪、紫阳、安康等地游客络绎不绝,成为城里人乐山喜水向往的好去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花果山、经济林、摇钱树,叶间枝头红彤彤;合作社、产业园、专业户,村民腰包鼓囊囊。从脱贫摘帽到2021年农民人均增收近3000元,可支配收入达到10750元。在省市脱贫摘帽、新民风建设和乡村振兴等交叉检查中得到各级导高度评价和检查人员的交口称赞!


  翻开安康市人社局第一书记驻村日记,有这样一段话深深地吸引笔者的眼球:“仰一脉山川,就要用心灵去感悟他们的壮美;爱一片热土,就要用汗水去滋养他们的生机;帮一方百姓,就要用真诚去点亮他们的梦想!人社干部愿做乡亲们致富圆梦的垫脚石....”简短的话语,让人感受到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对这片热土的壮志豪情、对这方百姓倾注的一片心血;字里行间充满着人社干部使命担当的家国情怀。正是有了这样的壮志、情怀,才有了市、县两级人社部门合力真心帮扶、真抓实干,有效地凝聚优势资源、人脉力量,不断在王家河村打出漂亮的“组合拳”,使王家河从一个贫困村到快速脱贫摘帽走向美丽乡村,成为部门包联脱贫摘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人社模式”。为省市人社系统树立起一面旗帜,谱写一篇又一篇部门帮扶联村、建设美丽乡村、引领乡亲们发家致富的华丽篇章。王家河村老支书徐申元有几句顺口溜这样写到:王家河畔两匹梁,开着汽车住洋房,红叶楠下乐悠闲,金丝菊园好观光,移风易俗新农村,宜居宜业美家乡,乡村振兴农家乐,红红火火奔小康!(杨志贵)


标签: 安康市人社局

阅读:0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