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集系列广播剧《通往春天的日与夜》录制侧记


  4月15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指导,陕西日报社出品的3集系列广播剧《通往春天的日与夜》录制完成。


  广播剧《通往春天的日与夜》是根据陕西日报记者同名报告文学改编而成,时长45分钟,分为出征、救援、回家三部分。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疫”中,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白衣天使,他们无论身处武汉还是西安,都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而努力拼搏。该剧讲述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陕西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易智、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控科专家雷小航等出征武汉抗击疫情,在面对特殊患者及重症病人时,积极应对、化险为夷的感人事迹。同时,该剧通过讲述西安交大一附院感染科杜粉静和樊万虎夫妻在疫情期间的坚守,展现了西安医务工作者的战“疫”情怀。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最美的背影,看到坚定执着的眼神,看到无惧无畏的勇士。


3集系列广播剧《通往春天的日与夜》录制侧记


  据了解,《通往春天的日与夜》报告文学3月11日在陕西日报秦岭副刊刊登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全网点击量达2000余万次。该报告文学改编的同名广播剧,由省戏曲研究院编剧蒋演、张艺矾编写,20余名广播剧名家联袂出演,历时10余天录制完成。


  艺术家们在集中讨论剧本。本报记者 戴吉坤摄


  本报记者 车喜韵 张家祯


  深情演绎“逆行者”


  “来来来,咱们将刚才那一段再来一遍。”表演再一次被叫停,省剧协主席刘远作为这次广播剧的导演和演员,对细节要求十分严格,她说:“对戏的过程,也是再度创作的过程,需要创作出广播剧独有的听觉艺术表现手段,把演出者的思想感情传递给观众。”


  4月4日,在录音棚里,20多位广播剧表演艺术家在拿到剧本的第一时间,已经就位,大家熟悉了各自的任务和剧情后,很快进入状态,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排练。


  “小雪,不要难过,刚生完孩子,身子骨比较弱。你现在是个母亲了,要坚强,要勇敢。你的症状本来就比较轻,只要保持乐观,好好养病,很快就能出院的。而且,杨凯的病情也稳定了,到时候,你们带着孩子出院回家,该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啊!”省剧协主席刘远身体前倾,全身心投入到剧中。


  “嗯,我会坚强的。谢谢您啊雷大夫,如果没有您,我根本撑不到现在。”小雪的扮演者赵婉君哽咽着说。


  就这样,人物塑造、剧情讨论、录制……总是从清晨延续到深夜。历时半个月,3集系列广播剧才录制完成。


  刘远在剧中扮演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控专家雷小航,她说:“我看了剧本,很快就进入角色,似乎身临其境,和剧情一样进到了隔离区,因病人病情加重而担心,因病人病情好转而开心,甚至可以感受到穿着隔离服长时间的那种憋闷、心慌和压抑。”


  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孕妇小雪的扮演者赵婉君说:“我从作品人物中体会到了武汉新冠肺炎患者对生的渴望,对家人的担心和对医务人员的崇敬之情。”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影像医学科医生史庆辉的扮演者董少敏说:“通过剧中人物,我体会到了在国家有难、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候,身为一名医务人员义不容辞、勇敢逆行的牺牲与担当。”


  “作为声音工作者,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我们的语言与声音,把他们的故事传递给更多人,以此表达对‘逆行者’的致敬!”著名播音员孙维说。


  《我爱你中国》的歌声响起时,艺术家们眼含热泪深情歌唱……


  逆向而行撼人心


  时间回到庚子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这注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年关。1月23日,陕西境内也开始有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省内定点医院迅速整理出隔离病房,开始接收病人。这场疫情没有预警,也没有演习,只能凭借经验,摸索前行。


  同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上班的杜粉静与樊万虎是一对“夫妻档”,17年前,他们冲在抗击非典的前线,现如今,他们又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从1月23日开始,他们就各自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虽然在同一个科室,但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平时也很少见面。


  除了像他们这样的守护者,还有大批的“逆行者”。


  1月24日晚,空军军医大学143名医护人员整理行装,飞赴武汉,支援湖北疫情救治工作。


  1月26日,我省组织的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37人逆行出发,驰援湖北。队长易智是陕西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临行时,他对队员大声喊话:“打赢了战争,保全了自己,这才叫真英雄!”


  前行的号角已经吹响,迎接他们的是一场硬仗。第二批、第三批……西安交大两个附属医院的国家救援队驰援武汉……


  在这场艰难的战斗中,有为提前进入一线而赶夜车的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施秉银,有提前为队员们排除危险的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控专家雷小航……陕西的精兵强将连续出征,1个多月的时间里,在陕医院陆续有1469名医护人员出征湖北。


  一次又一次的送别中,这些“逆行者”的背影,留给记者的是心灵的震撼和冲击。报告文学《通往春天的日与夜》是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通过采访“逆行者”中的代表人物,讲述了医务工作者与死神争分夺秒,努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


  战“疫”中的文字力量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医护人员一样,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没有停下脚步,也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要把战“疫”一线的真实场景还原给群众。这就是新闻工作者。


  有些记者从大年三十就开始值守,一天要发好几篇稿件;有些记者常常工作到深夜,第二天依然早起采访;有些记者天天穿梭在各大定点医院采访……


  “医务工作者真的太伟大了,和他们相比,我们做的这些并不算什么。”一位一直在一线采访的记者说。


  文字的记录是对这段时期最好的铭记。陕西日报社领导决定用报告文学的形式记录这场战“疫”中的典型医务工作者,谢丛容、车喜韵、戴吉坤3人接到任务后,媒体人的使命感油然而生,立即行动,深入采访。“见证过无数泪目的瞬间与激动的时刻,泪水已镌刻在了我们的心灵里。”参与采写报告文学的记者戴吉坤说。


  从2月初开始,历时1个月的采写,3月11日,报告文学《通往春天的日与夜》在《陕西日报》整版刊发,尽显医务工作者强烈的职业道德感与无私奉献的精神。目前,文章的全网点击量已有2000万余次,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


  “在武汉的医务人员告诉我,她看到这篇专题报道时顿时哭了出来,阅读时她感觉到了家的温暖。文字是有温度的,也是有力量的。”谢丛容说。


  他们是一个个普通的儿女、父母和妻子、丈夫,疫情来袭,他们又是逆行的勇士,是一个个不问归途的英雄。“我们在两周的编创过程中,把很多真实人物的特点与故事浓缩在了一个角色身上,很快大家就能聆听到这一段迎接春天的故事了。”《通往春天的日与夜》3集系列广播剧编剧蒋演说。


  跟随刘远老师学习表演的铁一中初三学生吕佳华在听完3集系列广播剧《通往春天的日与夜》后说:“老师,我听了广播剧,真的很好!各位老师的台词功底非常深厚,听着让人感觉身临其境。配乐也非常到位,表达了医护人员以及无数在普通岗位工作的平凡人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了抗击疫情,大家都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抗击疫情,我们必胜!这部广播剧讴歌人民,赞颂英雄,我相信一定会引起巨大反响。”


  这通往春天的“声音”,会让世人铭记住这些守护万家灯火的“白衣天使。”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