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丝路辉煌的“鎏金铜蚕”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见证了这段历史。”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开篇就提到了“鎏金铜蚕”,点明了丝绸之路的起源,这枚“鎏金铜蚕”一下惊艳了世界,成为陕西“网红”。


  “鎏金铜蚕”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象征和历史物证,历经2000多年风雨,仍带给我们关于丝绸之路的种种珍贵历史信息。


见证丝路辉煌的“鎏金铜蚕”.jpg


  鎏金铜蚕


  年龄:2000余岁


  职称:国家一级文物


  出生时间:汉代


  籍贯: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


  户籍登记时间:1984年


  现住址:陕西历史博物馆


  4月22日,记者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在古代文明第二展厅,这枚“鎏金铜蚕”正静静地躺在展柜中,许多观众围着展柜细细观看。


  “鎏金铜蚕”造型逼真,共有9个腹节,胸足、腹足、尾足都惟妙惟肖,尤其蚕头向上翘起,呈吐丝状,异常生动。


  “鎏金铜蚕” 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唯一一枚鎏金蚕,弥足珍贵。它为何出世于石泉县?它与丝绸之路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一起探寻它的前世今生。


  农民沙坑淘出“国宝”


  1984年,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村农民谭福全在池河水中淘金时,发现一条金光灿灿的金蚕,周围还伴有若干五铢钱。金蚕通长5.6厘米,胸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首尾9个腹节,呈昂首吐丝状,体态逼真,后经专家鉴定为汉代“鎏金铜蚕”,是西汉时皇帝褒奖蚕桑生产的御赐奖品,非常珍贵。


  发现“鎏金铜蚕”的谭福全于1937年出生在池河镇谭家湾村,年轻时曾在汉阴县杨家坝农场务工,做过文书和会计,1963年回家结婚后长期从事蚕桑养殖,2000年不幸患病去世。


  据谭福全的妻子付远香回忆,谭福全是个勤快人,农忙种植庄稼、兴桑养蚕,农闲时节经常带着孩子和其他村民一道在河边淘金,贴补家用,至今家里还保留着淘出“鎏金铜蚕”的工具。


  1984年冬闲的一天,谭福全带领长子、二女、三女,在池河岸边挖了一个两米多深的“金窝子”淘取沙金,后来在沙坑里发现了一枚和真蚕大小一样的金蚕。当时一家人都很高兴,视若珍宝,还专门做了个木匣子,用红布包裹,小心收藏。


  “我们家淘了个金蚕,乡里乡亲都来看稀奇。”付远香回忆,后来县上领导闻讯也来查看了金蚕,并承诺将联系省上专家来鉴定是不是文物。谭福全二话没说,当即表示,如果金蚕是文物,就捐献给国家。


  之后几天,很多听到消息的人都慕名前来观赏这条金蚕,甚至还有人出价8000元要收购,这事让谭福全非常忐忑,他索性从亲戚那里借来50元钱当路费,怀揣金蚕搭车赶往西安,将金蚕捐献给了当时的陕西省博物馆,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得知谭福全借钱做路费时,博物馆领导特意为其添够了回家的路费。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拿到金属蚕后,发现这枚金属蚕为红铜铸造,鎏金。经过北京的考古专家鉴定,这是一枚汉朝时期的“鎏金铜蚕”,弥足珍贵,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2018年6月16日,“丝路遗风暨宝贝回家文物精品展”在安康博物馆开幕,陕西历史博物馆原馆长强跃在开幕式上为 “鎏金铜蚕”送交人谭福全的女儿谭可菊颁发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荣誉馆员”证书,深切表达对谭福全一家人捐献国宝的敬意。


  “鎏金铜蚕”填补考古史上的一项空白


  谭福全不知道,他无意间发现上交的“鎏金铜蚕”填补了考古史上的一项空白。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典籍中,一直就有关于金蚕的记载。比如晋代陆翙的《邺中记》就记载:永嘉末年,齐桓公的墓中发现金蚕数十箔,珠襦、玉匣不可胜数。此外,南朝时期梁任昉在《述异记》中记载了吴王阖闾夫人墓中发现金蚕玉燕千余双。北宋李昉编纂的《太平御览》中也提到秦始皇陵里“以明珠为日月,鱼膏为脂烛,金银为凫雁,金蚕三十箱”。但是,这些书籍中提到的金蚕并没有流传于世。直到谭福全挖出了这枚汉代“鎏金铜蚕”,史书记载的金蚕才终于有了实物佐证。


  从“春蚕到死丝方尽”到“辛勤得茧不盈筐”,小小春蚕食叶而吐丝,丝尽而化蛹成蛾,这一唯美伤感的意象也使蚕一直为古今诗人们所吟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蚕是丰盈润物、执着奉献的象征,也是羽化重生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博管部副主任贺达炘介绍,蚕代表着多种意象,这件文物可能是陪葬品,寓意重生,也可能用于祈祷和庆祝蚕桑丰收。


  安康石泉养蚕业自古就很兴盛。据《石泉县志》记载,汉代时此地的养蚕缫丝业达到高峰。大的作坊,均为官府经营,织工多达数千人,丝织品颜色鲜艳,花纹多样,做工极为精致。


  相传,张骞出使西域13年归来后,受到汉武帝的嘉赏,特准他回现在的陕西汉中老家省亲。途中,张骞看到池河遍地都种植着桑麻,村里随处可见纺织作坊。省亲结束后,张骞把省亲途中所经之地养蚕织丝、安居乐业的见闻上报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听后龙颜大悦,张骞趁机在朝廷上提出要奖励兴桑养蚕者。汉武帝随即下令朝廷铸造“鎏金铜蚕”,奖励给养蚕纺织大户。


  专家研究了安康的地理位置,认为这里可能是长安丝绸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西域“北方丝绸之路”的拓展和西南“南方丝绸之路”的开辟,我们的祖先利用在秦巴之间通往长安的子午古道,将这里的蚕丝、丝绸及桑蚕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丝绸之路的重要象征和实物见证


  提起石泉,人们不禁会联想到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石泉建县于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25年),因“城南石隙多泉,泉水清冽,径流不息”而得名石泉。这里湿润温和的自然气候和多山少田的地理条件,使它自古以来就成为中国重要的蚕桑基地。


  石泉县兴桑养蚕的历史起源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至秦汉时期,石泉所在的汉江一带已经是“桑柘遍地、丝帛盈市”。


  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部副部长姜涛向记者介绍,历史上石泉县境内的子午古道和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是相通相连的。子午古道南起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北至西安市子午镇西的子午谷,途经子午关、秦岭梁、月河、池河镇等地。通过这条秦岭南北相通的古道,石泉及汉江流域的蚕丝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运往长安,再从长安经丝绸之路,直达西欧。可以说,贯穿石泉南北的子午古道,是石泉丝绸运往长安并远销西域的商路命脉。


  “鎏金铜蚕”的发现,说明石泉地区在汉代的养蚕活动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这件小巧的器物可以说是汉代丝绸业和丝绸之路的重要象征和实物见证,同时也体现了丝绸在中国古代中西方贸易中的重要地位,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


  石泉县作为“鎏金铜蚕”的出土地,后来养蚕业进一步发展,出产的丝绸远销国外,延续着丝绸之路上中西方贸易友好往来的盛景。


  现如今,石泉依然是西北地区蚕桑大县,也仍然延续着传统的蚕桑民俗活动,保留着开蚕门、祭蚕神等风俗,是中国蚕桑之乡。全县现有桑园面积7万多亩,其中优质桑园5万多亩,养蚕农户近万户。2019年全县蚕桑产业总产值超过16亿元。石泉蚕桑已形成制种、养蚕、烘茧、缫丝、织绸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条,展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石泉产的蚕丝以色泽鲜润、软亮轻柔、质地精良而闻名海内外,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标签: 丝路辉煌 鎏金铜蚕

阅读:0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