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平:生态科学为民生

  学人小传


  陈怡平,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副院长,陕西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生态农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秦岭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他长期以来专注生态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在秦岭生态保护和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


  20多年来,陈怡平主要在做“三件事”:激光诱变小麦育种、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


  在陈怡平看来,这“三件事”不仅是他的应用生态科学研究从理论不断走向实际应用的体现,更是他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以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发展的使命和担当。


  “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就是要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用科技增进民生福祉!”11月15日,陈怡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一个小麦新品系的诞生


  2001年,陈怡平考取西北大学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生态学家王勋陵先生学习污染生态学,开启了科研之路。“当时,王先生给我的课题是研究激光辐射种子,揭示幼苗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与机理。”陈怡平介绍。


  对实验室的基础研究而言,发现一些前人没能发现的规律,发表几篇文章,科研任务就算完成了,而陈怡平总觉得研究还能再深入一些。当别人把做完实验的植物种子或者幼苗当作实验垃圾丢掉的时候,他选择把它们种在试验田里,再继续观察、研究。“我就是想看看经过激光诱变的植物,跟其他植物到底有哪些不同。”陈怡平回忆。


  如何使研究走向实际应用,也一直困扰着陈怡平。


  2011年,陈怡平以高级研究学者身份,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深造,遇到国际著名植物生理生态学家詹姆斯。了解到陈怡平的研究内容后,詹姆斯对他说,这项研究很有意义,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人类社会,不是为了发文章,发文章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詹姆斯还鼓励陈怡平利用前期的研究成果,开展激光诱变农作物育种。


  回国后,陈怡平开始采用激光、磁场、超声等技术诱变关中主栽小麦优良品种——“小偃22号”种子,选取对干旱、冷冻、重金属等胁迫逆境适应能力强的突变体后代,经过近10年的选育,最终获得了一个优良的小麦新品系——“白鹿181”。


  近3年,“白鹿181”在多个试验站试验中均表现出优良的高抗丰产综合特征。今年6月2日,专家组对“白鹿181”大荔县2022年示范田进行了实产验收,实收亩产达到550.19公斤。专家组一致认为:小麦新品系“白鹿181”具有节水耐旱、抗冻、优质、丰产性突出等优良特性,建议尽快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白鹿181’的河南区域试验,同时也在进行该品系相关优良性状遗传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陈怡平介绍。


  育种周期长,过程艰辛。常常有人问陈怡平:“您是研究生态环境的,为什么要那么大费周章地去育种?”


  陈怡平总是回答:“我希望我的研究成果能真正服务社会!生态环境的研究和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农作物是生态系统中关键的一环。集成现代物理、化学技术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凝结着我们团队对生态科学研究的理念追求和技术成果。”


  ■ 一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成立


  今年9月20日,陕西省秦岭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揭牌成立,陈怡平担任该重点实验室主任。


  该实验室成立,与陈怡平作为陕西省政协常委撰写的一条社情民意信息有很大的关系。


  2021年10月,陈怡平向省政协提交了题为《立足秦岭生态保护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社情民意信息,建议在陕西建立秦岭生态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秦岭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植被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为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和水源涵养提供科技支撑。


  陈怡平没想到的是,这条社情民意信息经省政协报送后,很快就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批复。经各方共同努力,今年7月,陕西省秦岭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经省科技厅批准建设。


  秦岭生态环境研究与保护一直是陈怡平团队的科研重点。


  陈怡平对秦岭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是从关注秦岭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开始的。2004年,他进入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通过监测和分析重金属及各种有机污染物,研究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变化。2006年开始,他又带领团队深入研究秦岭大熊猫及其伴生物种生存环境评价与可持续保护对策,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陈怡平还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多份有关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并得到采纳。


  在研究大熊猫栖息地环境的过程中,陈怡平关注到秦岭水源涵养和植被生态等相关问题。“秦岭水资源储量约222亿立方米,是南水北调中线的重要水源涵养地。秦岭水资源涵养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需要长期进行科学研究。”陈怡平说,“此外,秦岭山区原始天然林保护、外来物种入侵、植被结构有待优化、生态阈值不清等,都需要通过系统地研究来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案。”


  “秦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南水北调水源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上,也体现在我国南北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上。秦岭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地研究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提供支撑。”他说。


  “我们将从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三个方向入手,开展水资源监测预警与生态修复、植被结构优化与水源涵养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基准等研究,为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突破关键技术难题、加强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有力科技支撑。”陈怡平表示。


  ■ 南沟村的荣誉村民


  陈怡平是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的荣誉村民。


  “2014年春季的一天,我在杏树窑子沟偶然碰见陈怡平研究员。当时,他和一帮人正在考察。那时候,我们刚刚起步,太需要科技支撑了。我就把陈怡平研究员请到我们大队部,讲述了我们的科技需求。从此,他就和团队扎根在南沟村,担任我们的技术顾问。”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介绍,“他是我们南沟村的荣誉村民!”


  “陈怡平研究员是来南沟村开展科研工作的第一位科学家。他们研究的耕地改良技术很接地气,效果很好!”南沟村驻村干部张光红说。


  张光红口中的耕地改良技术正是陈怡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理念的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局部地区“人—地—粮食”矛盾日益凸显。“如何保持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又让当地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裕?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都是新时代亟待解决的社会发展需求命题。”说起从事黄土高原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模式研究的初衷,陈怡平表示。


  陈怡平希望能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探索出一条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4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延安治沟造地科学性、生态效应评估及增产模式”及“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陈怡平带领团队住进了南沟村。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陈怡平团队开始探索最优土地整治模式、节水灌溉技术,总结提出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乡村振兴模式:山顶削峁建盆地,发展果业和药材生态园;山腰构建草灌复合生态系统;山下科学建设水库,为山上药果园区和设施农业提供滴灌水源,构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水林田湖生态景观格局。


  由于陈怡平科研团队长期驻扎南沟村开展研究与试验示范,南沟村给予团队大力支持,免费为团队提供了一栋独立小木屋用于研究工作。8年来,他们相互支持,团队研究成果也在南沟村进行了及时应用示范,例如新造耕地土壤改良技术、物理杀虫技术等。


  2020年至2021年,南沟村苹果园采用团队提出的精准施肥方式,为果树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养分条件,苹果亩产量最高达到了1500余公斤。2022年,苹果亩产量突破了2000公斤。“陈怡平研究员和他的学生对我们帮助很大!”张润生感激地说。


  “从南沟村的蝶变,我们可以看到陕北黄土高原乡村振兴的希望。今后,我们还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聚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科学问题,把科技论文写在黄土高原的乡村里!”陈怡平表示。

标签: 陈怡平

阅读:0

返回首页